-
2018-6-7黃山市茶葉機械化存在的問題
-
2018-6-7茶葉機械化在茶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
2018-6-7黃山市茶葉機械化發展情況
-
2018-6-7我國茶葉機械化仍面臨諸多不足
行業資訊
我國茶葉機械化仍面臨諸多不足
我國茶葉機械化現狀
由于國產茶葉機械制造業相對落后,加上受操作人員素質的影響,茶葉產品品質未能優化,茶葉生產的效益也未達到標準??v觀幾年來茶葉機械的應用實踐,當前茶葉機械在茶葉生產加工中存在五大不足現狀:
一、基礎研究薄弱
產品開發急功近利除一些規模較大的茶機企業注重研發外,一般茶機廠研發和設計能力極為薄弱,產品一味仿制,機器種類和型號雖繁多,但大同小異,體現不出特色。往往是一種較新穎的機器出現后,各廠蜂擁仿造,而對所存在的問題尤其是有關制茶質量的難題,很少去研究和解決。
同時,一種新產品投產前理應進行一些必要的制茶試驗和試運轉,然而這一點目前基本上被茶機生產廠家所忽略。一些機器往往是稍有“苗頭”或僅是樣機,如有客戶委托就造,造出后就賣,并且往往夸大宣傳,掩蓋缺點,急功近利,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二、企業規模小
條件差。制造水平低如前所述,目前約500家茶機制造企業中,僅有約100家較規范,其余均為規模較小,廠房簡陋,設備條件差,制造水平低,主要靠手工操作的家庭作坊,產品質量低。這些廠中又以生產龍井茶炒制機單一產品的廠家占大多數,更說不上有產品開發能力,其總數占目前全國茶機企業總數的50%以上。目前不銹鋼在茶機上使用越來越普遍,但茶機行業當前的不銹鋼加工水平卻不令人滿意,坑坑洼洼、色澤雜亂、焊疤突現等,普遍與食品行業存在明顯差距。
三、茶園作業機械短缺
是茶產業發展的瓶頸國內目前尚沒有一家采茶機和茶樹修剪機生產企業,這些機器要靠國外設在國內的廠家供應。同時,茶區對名優茶的機械化采摘呼聲很高,據浙江茶區反映,每生產500克高檔龍井茶,差不多要消耗4個采茶工一天的勞動,像浙江金華一茶葉企業擁有6000畝茶園,生產名優茶需要采茶工4000余人,由于難以解決,只好放棄大量的名茶加工,而盡量制作蒸青茶。茶園耕作機等就更為缺乏,國內雖然有少數小型茶園耕作機生產廠家,但不論是機器作業能力,還是生產數量,都難于滿足茶區需求,而國外廠家提供的茶園耕作機等,同樣因為動力不足等原因,大多都不適用于我國茶園耕作。隨著農村勞動力不斷緊張,采茶和耕作等茶園作業機械的短缺,已明顯成為當前茶產業發展的瓶頸。
四、茶機使用安全問題尚突出
正是由于我國大部分茶機企業規模小,設備差,缺乏設計能力,加之追求機器的低價位和針對經濟實力弱小的農戶銷售,使所生產的機器質量低劣,造成近幾年茶機操作人身事故不斷發生,尤其以龍井茶炒制機造成的事故為常見。
五、國家對茶機行業的扶持力度不夠
目前茶機的開發研究,力量分散,列項難,國家支持力度小,已制約著茶機產業的深度開發。茶機企業稅賦過重,需繳納增值稅、道路建設稅、教育附加稅、印花稅、企業所得稅,甚至還有廠房房產稅等,把茶機這種支農產品與一般工業產品等同對待,缺少優惠政策,一些攤派和變相攤派也困擾著茶機企業。農民購買拖拉機,收割機,糧食烘干設備,水稻育、插秧設備等,中央和省財政一般都給予補貼,而在浙江等重點產茶省,茶購買茶機卻得不到補貼。
總結:
茶葉加工機械的快速發展,改變了整個茶產業的格局,傳統的分散型茶產業模式逐漸發展為專業化、規?;?、產業化的新型茶產業。茶葉機械的引進和使用為更多茶葉企業的生產和加工帶來了量和質的飛躍。茶葉機械在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率、穩定和提高品質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推廣茶葉機械化生產是亟不可待的。而在技術上則需要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積極培養技術人才,研發更符合我國茶產業現狀的機械。讓我過茶葉在走出國門的路上加快速度,在國際市場上重拾話語權。
- 上一個:黃山市茶葉機械化發展情況